花草百科网_花草百科全书_花草百科知识大全

茶树菇蘑菇怎么种植

花帝

茶树菇是一种高蛋白,低脂肪,无污染,无药害,集营养、保健、理疗于一身的纯天然食用菌。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,它富含人体所需的天门冬氨酸、谷氨酸等十七种氨基酸(特别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物质)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抗癌多糖,其药用保健疗效高于其他食用菌。它味道鲜美,用作主菜、调味均佳;且有滋阳壮阴、美容保健之功效,对肾虚、尿频、水肿、风湿有独特疗效,对抗癌、降压、防衰、小儿低热、尿床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功能,民间称之为“神菇”。那我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茶树菇蘑菇的种植方法吧!

茶树菇蘑菇种植的方法步骤:

栽培要点

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、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。经人工驯化后,可利用油桐、枫树、柳树、栎树、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,但以材质较疏松、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。

由于茶树菇菌丝分解木材能力较弱,而分解蛋白质能力很强,为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和质量,必须在配方中加入适合的有机氮源,如新鲜的米糠、麸皮、花生饼粉、棉子饼粉等。

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,甘蔗渣、稻草、棉籽壳、菌草也可作为碳源。碳源中以单、双糖为最好,淀粉、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。最适C/N为54:1[2]。

温度

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。其菌丝体在4-35℃条件下都能生长,在0℃以下和35℃以上则停止生长,在45℃以上失去活力而死亡。菌丝在25℃时生长最快,每日伸长7.5mm,20-28℃范围内,其生长较快[2]。

水分和湿度

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%-65%,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,用劲捏,指缝间湿润,稍有水但不流下,手指松开成块,落地后散开为宜。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,应灵活掌握。菌丝生长时,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%以下;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%-95%,生长期适当降低,以延长产品保鲜期[3]。

空气

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,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,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,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、子实体菌柄粗长、菌盖细小、早开伞、畸形菇。菌丝生长阶段发菌室要间断通气,每天通风1-2次,子实体生长阶段栽培房要勤通风换气,每天通风3-6次,视实际情况而定[3]。

光线

培养菌丝不需光,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需150-1000lx光照。子实体生长有明显向光性,一定条件下可获得盖小、柄长的产品,犹如金针菇栽培[3]。

酸碱度

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,最适pH5.5-6.5,pH值4以下或6.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、缓慢[3]。

栽培季节安排

茶树菇出菇温度相对较广,生育期也较长。因气候特点决定,亚热带地区只要处理好冬季加温问题,可以周年种植。

栽培场所的选择

茶树菇袋栽可在室内搭架进行,也可在室外搭建塑料荫棚栽培。

1、塑料荫棚的建造。

以东西向搭建,宽度以层架排放2-3排为宜。一般棚宽5-7米,棚长25米左右,不超过40米,棚边高2米,中高3.5米,可用毛竹或木料做柱子,棚顶可用毛竹片做拱蔑或用木条,棚顶每隔3-5米设一个通气筒,在南北向安装80-100厘米宽的门。在棚顶及棚的四周盖上8丝厚的塑料薄膜,在棚顶盖上稻草或茅草,起到隔热与保温作用。在棚四周可用草帘或遮阳网遮阳。连座的菇棚一般相隔1米。

2、搭架。

一般层架宽140-150厘米,两边不设通道的层架宽不超过70厘米,以伸直手能操作为宜。层距:每层相距50-60厘米,底层离地面20-30厘米。每隔2米立一层架,层架之间用木条或竹秆相连,而后排放竹片或木条。每排层架之间要设通道,一般距离70厘米。

栽培方法

栽培方式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,水培法也试验成功。

栽培材料

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,茶饼粉、杂木屑、玉米芯、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,但以茶籽壳、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、色泽、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殊风味。

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,如杨树、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,菌丝生长较快。不管采用哪一种木屑都以陈旧的比新鲜的好,要把木屑堆于室外,长期日晒雨淋,让木屑中的树脂挥发及有害物质完全消失。未经堆积的木屑,栽培茶树菇菌丝生长慢,产量低。其配方中加入棉籽壳,营养丰富,蛋白质、脂肪含量较高,制作的培养基通气较好,可提高产量近一倍。

拌料装袋

先将棉籽壳粉碎成米粒大颗粒状,先一天用1-2%石灰水浸泡10-14小时,捞起后,加入其它培养料拌匀装袋,茶籽饼需粉碎成粉末状,拌入其它培养料内装袋灭菌。各种培养料最好是80-90目,旧料比新料好,棉籽壳要提前一天加水搅拌,堆积、覆盖薄膜,使其吸水均匀,第二天再加入辅料,充分拌匀,含水量应掌握在70-75%以内。料拌好后,即可装袋(袋子规格32×15或40×17-18cm,5丝米的聚丙稀薄膜制成),装袋时要求光滑均匀,而且要装紧,再用扎口线扎紧,送入灭菌灶内灭菌。

提高制袋成品率。

一是培养料质量。培养料要新鲜、无霉变,木屑要经后熟并过筛。培养料含水量要适宜,以紧握指缝有水渍但不下滴为度。

二是菌袋制作。棉籽壳、木屑要提前24小时预湿并加入石灰堆积发酵,然后加入麦麸,拌料装袋至上灶的时间不要超过5小时。

三是消毒灭菌。将料袋装进常压灶,一般每灶2500-3000袋,不宜过多。灭菌时做到“攻头、控中、保尾”,使升温至100℃的时间尽量缩短,温度达到100℃后保持16-18小时,做到彻底灭菌。

四是菌种培养。茶树菇对光、温敏感,菌种培养要在相对恒温、避光的条件下进行,温度控制在22-26℃,培养室每隔10天检查一次,清除污染的菌种。

五是菌袋接种。灭菌后料温冷却至30℃以下,装进接种箱接种。尽量减少菌袋破损。

科学安排制袋季节

茶树菇菌丝在5-35℃均能生长,子实体分化适温为22-26℃,低于20℃子实体生长慢、转潮慢、菌柄短、产量低;高于28℃子实体生长快、易开伞,影响品质。高淳县5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最适宜茶树菇子实体形成和生长,往前推55-60天就是合理的制袋期,一般安排在3月上中旬和7月上中旬制袋。

抓好害虫综合防治

多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,出菇期尽量不用化学防治。重点搞好环境卫生,及时处理废菌袋,并对菇房内外消毒,用洁净的自来水补水。采用防虫网、黑光灯、水浸法(在菇原基出现前或采收后向菌筒灌水,水面高于料面1-2毫米,浸2天后倒掉)相结合的方法治虫。

栽培关键技术

茶树菇在高淳、金坛等地有一定的栽培面积,但受资源、技术、市场等影响,茶树菇栽培面积持续减少。

从技术层面看,影响茶树菇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有:

一是菌株退化。茶树菇育种工作相对滞后,菌株来源单一,并且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。

二是配方不合理。茶树菇生产上培养料配方随意性大,特别是氮素营养的配比把握不到位,严重影响茶树菇产量。

三是制袋成品率低。茶树菇秋季制袋正处于高温条件下,制袋成品率只达到70%~80%,差的甚至低于50%。

四是病虫危害。茶树菇生长期长,易受螨类、菇蝇、菇蚊等害虫危害。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,以提高茶树菇产量。

栽培步骤

选用优良菌株:我国各地主栽的茶树菇优良菌株来源主要有两处,一是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,其菌株菌柄粗,丛子实体数少,颜色较深,菌盖呈棕褐色,子实体耐高温能力强,产量高,但鲜菇口感稍差;二是江西广昌,其菌株菌柄细,丛子实体数多,颜色略浅,菌盖呈红棕色,产量略低,但肉质嫩,鲜菇口感好。建议菇农从正规单位直接引进母种扩繁。

科学配方:茶树菇培养料含氮量过高,污染率高、出菇迟;含氮量过低,产量低。建议采用以下两个配方:木屑36%、棉籽壳36%、麸皮20%、玉米粉5%、茶籽饼1%、轻质碳酸钙1%、糖1%,pH值7~7.5;或者棉籽壳87%、麦麸10%、石灰2%、糖1%,含水量56%~60%,pH值7~7.5。

灭菌:装袋完毕,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菌袋表面,便可进锅灭菌。高压灭菌要求温度在115公斤压力下灭菌3小时,常压灭菌需温度在100℃后再保温100℃,维持10-12小时。

接种:首先应选择质量好,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,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能超过36℃,否则易烧死菌种,造成不萌发菌丝的现象。温度低于30℃后,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,再将各种接种器械经75%酒精消毒后(一般各种器械用酒精棉擦二遍)放入接种箱内一起用消毒粉消毒15-20分钟,可开接种,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,袋口朝下,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,大部分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,然后扎紧袋口,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-25袋。

培养: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(培养室内放入菇筒的前三天应做好消毒灭虫的前期工作,否则容易感染杂菌及病虫害;菌袋立着放比较好,20天以后应堆起,横着放,底对底,一般应放5-6层为宜),室内应保持23℃左右。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不超过65%左右。室内光照不能太强,应在黑暗下培养,以免一面发菌,一面出菇的现象出现,早晚通风,勤打扫,特别注意防鼠害,以免感染其它杂菌,造成严重损失,菌丝生长经30天左右,可解开扎口线,进入少量空气,使其更快成长。一般温度适宜,60天左右,可开袋出菇。

出菇管理

菌袋长满菌丝后,再过10天左右,积温度在1600-2000度时可搬入事先经消毒灭虫的大田棚内,也可在室内,再将菇筒用0.5%PP粉液体冲洗干净菌袋表面的灰尘及细菌,干后用刀片在接种口即菌袋顶部割开一寸左右小口,盖上薄膜,保持温度在20-28℃左右,相对空气湿度85-90%以内,开口后十几天,不能直接喷水,以免感染杂菌,开口五天后,湿度过高,早晚通风可长一点,一般10-15分钟,湿度过低,可在旁边喷水提高湿度。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阶段料面颜色起变化,初期出现黄水,表面有深褐色的斑块。接着出现小菇蕾,只要温度湿度适合,一般开袋后15-20天内开始出菇。从菇蕾采收一般需要5-7天。第一期出菇时不须过多喷水。采收第一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-6天,任其恢复菌丝生长,为下期出菇积累营养。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期菇长出,时间间隔约需5-15天。以后按以上管理方法,再出第三期菇,采摘三期菇后,如菌袋干燥失水,可开袋喷水,增加湿度,还可出二期菇。只要管理得当,一般每袋可出鲜菇3-4两,干菇0.025-0.04斤左右。生物效率高达80-90%[3]。

当然我们除了关心茶树菇的种植技术以外的,更重要的是茶树菇病虫害防治啦!茶树菇在整个食用菌当中属中温偏高菌类,病虫害尤为严重,且茶树菇又属高营养物质,在配置培养基时,比其它菇类培养基营养相对偏高,为病虫杂菌的繁殖提供更为有益的物质基础。因此,生产管理中稍有疏忽,往往造成病虫杂菌的危害,轻者减产,重者无收。茶树菇病虫害防治应遵循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坚持采用物理防治、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方法,进而生产出优质、高产的无公害农产品。对于茶树菇,主要以防为主,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,发现杂菌及时处理,因为茶树菇出菇的气温较高,菌科蛋白质较高,容易发生虫害,最好方法是人工捕捉,万不得以用0.1%菌合脂或迷灭丁加水喷射,可以完全根治,但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,使菇蕾中毒、腐烂造成损失。只有做好害虫治疗我们种植的茶树菇才会茁壮的成长哦!

茶树菇,没有钱3,茶树菇蘑菇怎么种植